(花非花)歌曲簡單,小孩容易上口,不過卻不易懂,
意境非飄渺,深遠,26個字表現傷感的情緒,
懂它的人應該不會忘記這種憂傷心情!
花非花,霧非霧,
夜半來,天明去。
來如春夢幾多時?
去似朝雲無覓處。
說明(一)白居易 (772 ~ 846) 是中國唐朝時的一位詩人,他曾將自己的詩分為「諷喻」、「閒適」、「感傷」和「雜律」四類。其中他最自己最為重視的是「諷喻」詩,內容主要是對社會的批判和對中下階層貧苦老百姓的關懷。(二) 黃自 (1904~1938) 是上海人,為中國著名的作曲家。他 1924 年畢業於北京清華大學,1928 年曾在耶魯大學 (Yale) 學習音樂,1929 年回國,1935 年並創辦了第一個由華人組成的管弦樂團--「上海管弦樂團」。他的作品,不但旋律婉美流暢,且富民族特性,《花非花》、《西風的話》 、《踏雪尋梅》、《中華民國國旗歌》等都是他的作品。可惜 1938 年時生病去逝。(三) 白居易的《花非花》千年後經黃自譜曲後,曲調悠緩,充滿想像意味,人們越唱越愛唱,邊唱邊揣摩,卻又越猜越覺得不可捉摸。 |